教学团队人员构成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称 |
学科专业 |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
余林 |
男 |
1968.3 |
教授 |
化学工程 |
主讲教师 |
余倩 |
女 |
1964.10 |
教授 |
应用化学 |
主讲教师 |
孙明 |
男 |
1978.5 |
副教授 |
化学工程 |
专题主讲/实验教师 |
于会娟 |
女 |
1979.8 |
讲师 |
应用化学 |
专题主讲/实验教师 |
余坚 |
男 |
1970.02 |
高级实验师 |
仪器分析 |
专题主讲/实验教师 |
2.教学团队基本情况
知识结构:博士以上100%(共计6人)。其中,80%以上有高级职称,教授2人,副教授2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1人。
年龄结构:40岁~50岁3人;30~40岁3人。
师资配置情况:辅导或实验教师与学生比例约为1:6。
3.主讲教师简介
余 林 教授,硕士生导师,化学工程博士,主讲《现代催化表征技术》、《现代仪器分析》和《催化基本原理》等课程。2007年主持广东省151工程项目“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试验”,2011年主持校高研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级“化学工程与工艺”特色专业建设关键问题研究”,2012年主持校级研究生示范课程项目“《现代仪器分析》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等。2000年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发表教学论文6篇,编写教材1部。
余 倩 教授,硕士生导师,应用化学博士。主讲《现代催化表征技术》、《有机波谱结构分析》、《天然产物提取与分离技术》和《现代色谱分析》等课程。2002年主持完成校高教研项目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与方法研究。2005年分析化学课件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组优秀奖。2006年主持分析化学校精品课程建设。2006年主持完成校高教研项目提高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6年获教学优秀二等奖。发表教研论文3篇,编写分析方面教材和专著3本。
4.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
过去三年内,中青年教师有2人成为省“千百十”校级培养对象,有2人读在职博士研究生,目前已全部获博士学位。这些中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一线发挥了重要作用,主持并参与多个国家和省级的科研和教研教改项目,多次获得不同级别的奖励。
粤ICP备05008833号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现代催化剂表征技术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
建议在IE8以上浏览器 1024*768以上分辨率下浏览本站